編輯 /十堰柏和心理 鄒悅 在我的咨詢中,遇到一些孩子因為心理問題導致無法繼續學業的情況,這個時候家長就會考慮給孩子辦休學。 但休學這件事情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。 在這里我要和大家分享關于給孩子辦休學時一定要注意的幾個要點: [size=12.0000pt]第一,現在中小學是不允許留級的,但是可以因為疾病的原因辦理休學。如果孩子的學習跟不上,孩子想多讀一年,重新鞏固一下學習知識,現在是不可能的。 以生病的方式辦理休學,要提供住院證明、收費小結以及必須要達到多少天之后才能滿足休學的標準。 第二,休學的原因將被記入檔案,如果學生是因心理問題的原因導致休學,這個記錄會一直跟著檔案走,有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某些工作的面試。 第三,休學的學生在復課后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不適應,會有一定比例的學生在休學一年后復課不成功,導致第二年繼續休學。 第四,因為心理問題休學的學生并不代表他可以在家里躺平一整年。在休學的期間要給孩子進行社會功能的恢復以及繼續進行心理干預,包括課程的銜接。如果在休學期間什么準備都不做,等到復學時大概率會出現適應不良。 第五,面對休學之后復學的學生,他們與學校的環境已經脫離了半年到一年之久,復學后的一段時間出現適應不良,這是正常的情況。 有的孩子對復課存在認知偏差,他們認為自己休息了一年,復課后必須以飽滿的***以及高效率的學習能力去完成學業,但是他們的身體還處于心理問題的恢復期。 這就會導致學生的內心期待與現實情況產生較大的落差,這個時候學生會感覺到自己的自信心嚴重受挫,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再次退回到家。 我曾經跟一個休學一年后復學成功的高中生交流過,他說在復學的初期感覺到很不適應這是很正常的,自己要做好心理建設,允許自己在成績上是跟不上的,學習效率是低下的,上課累了就趴一會兒,聽得懂的先聽,聽不懂的課下再想辦法補,身體有不適感不要硬撐,可以適度的休息,再投入到學習里。同時也可以與自己的心理咨詢師保持聯系,以便及時的來處理自己復學之后的一些不適感。 第六,家長要明白一個道理,休學之后復學是一個長期適應,而且問題可能會反反復復的這么一個過程。 有一些孩子休學之后無法復學,又面臨著第二次休學,有的家長會采取高壓的狀態。 他們會逼迫這些孩子重返學校,這就導致孩子可能出現更嚴重的心理,孩子會產生無法完成學業的錯覺。 還有的家長在長期陪伴孩子的過程中,接受了孩子無法復學的事實,于是會積極地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或者是在校外補習,因為有的孩子他可能不是對學習反感,而是進到學校那個環境里,會出現嚴重的應激反應。 當學習的環境發生了變化,這個孩子往往又能繼續學業,這時候家長會接受孩子自主學習的方式,等到高考的時候再去考試。 在每年高考之后,我都會接到一些曾經在我這咨詢的學生發給我的信息,他們會告訴我,上了大學之后,他們曾經對學校的恐懼感和排斥感莫名的就好了,他們的抑郁焦慮的情緒也減輕了很多。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,也讓我們反思,為什么在高考前后,孩子會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變化? 最后我想對家長說,孩子的人生其實是一場馬拉松,而不是一場短跑,不要特別糾結孩子在某一段人生當中的得失,而是要對孩子保持一種長期的穩定的耐心、包容,還有理解。 人生足夠長,時間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緊迫,只要這個孩子最后能跑到終點,就是一種勝利。
|